由於長崎自日本鎖國時期以來長期擔任對外的通商口岸,
開港之後與外國的貿易也依舊頻繁,所以當地有很多洋人居住過的歐風建築遺留下來,
尤其特別集中在我們這次住宿飯店附近的東山手跟南山手一帶,
我們藉著地利之便,一早就開始了漫步散策的行程。
走出飯店沒幾步路,就看到了舊長崎英國領事館的紅磚建築,
沒想到我們飯店竟然就在古蹟旁邊,難怪附近的建築都很有特色,
不過這個舊長崎英國領事館並沒有開放參觀,所以我們只能看看外觀而已。
再往前走幾步路,可以看到路標,
上面清楚指出往東山手洋風建築群要沿著這個坡道的方向走上去,
底下也有個小石碑標註了南山手是安政開國之後即做為外國人的居留地,
而這條坂道因為通往了南山手一帶而被稱做荷蘭(日本當時對洋人的通稱)坂,
我們沿著坂道往上爬沒幾步路,即看到荷蘭坂的石碑立在那,
這細窄而蜿蜒的石質坂道,緩緩而上,還真的頗有歐風小徑的feel~,
配上早晨溫煦的陽光,所以雖然是寒意凜凜的冬日,散步其間依舊是很輕鬆自在,
坂道再往上走一點,便是位在坡上的活水女學校,
活水女學校是現在活水女子大學的前身,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學校,
裡面的校舍也都是很有歷史的歐風建築,
再往前走一點,就是曾是美國領事館的東山手十二番館,
現在供人免費參觀的東山手十二番館,外觀看起來完全就像是一個獨棟的別墅,
完全沒有領事館的樣子,走到裡面也維持的很不錯,木造歐風建築有著濃濃的復古味,
建築物前面的庭院也很寬敞,很適合在這邊聊聊天放空一下~~
逛完活水女學校之後再往前走,繼續跟著標示,
沿著石坂小徑往前進,接著便是一小段的下坡路了,
一路上的很多可以看的景點還真不少,
可以經過能一眺位在對面南山手區域的大浦天主堂一帶的好地點,
也能經過當時暫時做為英國領事館跟後來東陵中學校的現今海星學園,
最後則是要經過一段很陡的下坡才能抵達的東山手洋風住宅群,
在下坡前還能看到等等要前往的南山手地區那裡設置的登坡電梯,
這個電梯遠眺時便可以一眼相中,十分地有特色,
下坡之後便可以看到位在坡道中間的東山手洋風住宅群,
這是一塊集合了7棟洋風建築的小區,連建築物的顏色也都漆成了一樣的淺藍色,
儼然就像一個小型住宅區一般,不說還真不知道已無人居住專供人參觀之用,
裡面的建築物依著坡度分成了上下二區,各有3或4棟建築物,
裡面有的可以供人參觀,有的不行,
不過我們的重點本來就是參觀建築物的外觀而已,所以沒差,
建築物外的庭院也都整裡的很整齊,植物很茂密,可見十分用心維護,
下了一層的建築物雖然腹地稍窄了些,不過跟上層一樣都整理得很好,
連供人行走的石頭小徑都打掃的十分整齊,
最後從建築物的一早還能一窺位在其下的孔廟,
這樣洋風建築跟中式廟宇齊聚一堂的景象,還真是妙哉。
結束東山手洋風建築群的參觀之後,不知不覺地東山手一帶的散策也到了尾聲,
雖然一路上都是上上下下的坂道,也有人車並行的時候,並不是很好走,
不過因為沿途經過的建築都很有味道,加上我們一行人說說笑笑,拍拍停停,
整個真的就是散步,慢慢走,所以很順利的就走完了,
接著要朝向對面南山手區域去繼續我們的閒逛行程啦~~